新干县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胡氏各支派分布,看看您属于哪个支系
TUhjnbcbe - 2022/9/27 6:48:00

胡氏各支派分布,看看您属于哪个支系?

一、迁徙分布

胡姓最初的发源地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发源于今河南淮阳,另一个发源于今安徽阜阳。胡氏以起源地为中心,向周边延伸。经过数代的繁衍,先后南达新蔡,北到山西,并成为当时的胡姓望族。

至汉时,迁入陕西、甘肃、山西、山东、湖北等地。其中,迁去甘肃省的一族,在后汉时已成为一大望族,后成为各地胡氏繁衍的主要来源。

两晋南北朝时期,胡姓原居于陈(今河南淮阳),后因“永嘉之乱”,中原士族大举南迁,与其余七姓族人共同入闽,成为“入闽八姓”之一。

唐宋年间,胡姓族人胡竦迁入晋安郡(包括今福建漳、泉二州),被奉为闽中胡姓的始祖。其五子分迁于安徽、福建、江西等省境内,使胡姓族人再一次远播分散于各地,并得到巨大发展。而另一支在五代南唐时,则由醴陵德善乡迁入吉州(江西吉安)、金陵(今江苏南京),也使江西逐渐成为胡姓繁衍中心。

至元明清时期,居于今河南淮阳一带的部分胡姓因避战乱入迁福建、广东等地,再次远播其它各省,从而使胡姓成为一个遍布全国且远播海外的大姓。

胡姓是当今常见姓氏,分布很广,四川、湖北、江西、安徽、浙江、山东、湖南多此姓。

(河南淮阳陈胡公墓)

二、胡姓常见支系分布

()安定胡氏

在胡姓发展史上,有“天下胡氏出安定”的说法。安定胡氏得名于安定郡(郡治临泾县,即今甘肃镇原县),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门阀世族之一,“安定”是胡姓最为普遍、最为响亮的郡望、堂号。安定胡氏作为西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等皇室的功臣与外戚,保持门阀族望长达近年时间。如今,在镇原县有一首流传下来的民谣:“天下胡姓出安定,安定胡姓出临泾。临泾胡姓哪里寻,皇后湾和胡家坪。”这首民谣表明,古临泾县是安定胡氏的肇基之地、发祥之地。

到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安定胡氏开始显现,代表人物是胡质、胡遵家族。据有关胡氏族谱记载,胡质先祖从安定郡迁徙到了江淮一带的九江郡寿春县(今安徽寿县),所以史书上记载胡质是寿春人,但胡姓族谱把他归于安定胡氏。另有一种说法是,胡质后裔迁居到安定郡,故为安定胡氏。

进入南北朝后,作为一直生活在北方的安定胡氏大家族,迎来了发展史上的顶峰时期。在南北朝多年里,安定胡氏先后有8人封王,5人封公爵,20多人为将军、太守、刺史、三公九卿,还有4个皇后和太后、两个嫔妃、4个王妃等,赶超当时的清河崔氏、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等几个大姓,成为全国有名的超级大望族,当时的山东望族王氏、崔氏、卢氏,都非常乐意与安定胡氏家族结亲。如果说胡奋的女儿胡芳成为晋武帝的贵妃为安定胡氏的辉煌奠定基础的话,那么,胡奋后裔胡国珍的女儿胡充华成为北魏皇太后,则标志着安定胡氏开始步入辉煌时期。在安定胡氏兴盛发达的三国魏晋时期,其他地方的胡姓人也相继崭露头角,出现在历史舞台上,如东汉末期的湖南人胡腾等。三国时期的蜀汉、曹魏、东吴,也都有胡姓人的身影,如蜀汉*权中的胡潜、曹魏*权中的胡昭、东吴*权中的胡综等。

隋唐五代时的胡姓人进入了相对的沉寂阶段。尤其是曾经辉煌一时的安定胡氏,日渐式微。到宋朝时,据《太平寰宇记》记载,当时的泾州(原安定郡)四大姓为梁、席、安、皇甫,胡姓不在著姓之列,说明安定胡氏已经衰落。即使有一些见诸史册的人物,名气都不怎么大。不仅安定胡氏如此,全国其他地方的胡姓人,在隋唐时期也都相对比较沉寂。据胡姓研究者一份不完全的统计数据表明,整个隋唐五代时期,胡姓人考中进士的只有7人。与四川有关的胡姓,也是寥若晨星,仅有唐末时的胡曾和后蜀*权的胡恬。尽管如此,这一时期来自全国各地的胡姓人,仍有一些人物值得一说。

因为胡国珍和胡充华的缘故,胡国珍的家族也跟着腾达起来,尤其是胡国珍的哥哥胡真,因为子嗣众多,故而后裔繁茂发达。在胡国珍家族兴盛起来后,北齐时,与胡国珍同宗的另一安定胡氏胡延之家族强势崛起,先后有7人封爵为王,显赫程度超过胡国珍家族。

地处北方的安定胡氏,在经历两汉、魏晋南北朝的兴盛发展后,进入唐朝后日渐式微。南方的胡氏则开始慢慢崛起,其中以江西的华林胡氏最为典型。华林胡氏源自安定胡氏,可以说是安定胡氏的一个分支。华林胡氏是发源于今江西奉新县,最早可追溯到南朝刘宋*权时的壮侯胡藩,他被华林胡氏尊为开基祖先。后又经过25代到胡城,胡城被尊为华林胡氏一世祖。华林胡氏分布广泛,人才辈出,历世不衰。宋朝时,华林胡氏考取了3个状元、2个榜眼、6个探花,进士及官至知州(知府)、尚书、三公、大学士等的,难以计数。华林胡氏子孙繁衍茂盛,发展到现在,全国各地包括四川乃至海外,都有华林胡氏族人的足迹。

(2)华林胡氏

华林胡氏开基祖胡藩的第25世孙、华林胡氏一世祖胡城,他的5个儿子分衍各地,发展成为华林胡氏五宗。尤其是胡珰、胡瑜、胡琼三宗,后裔繁衍茂盛,分别衍生出胡氏历史上有名的各大支系。其中,胡瑜后裔在福建繁衍起崇安胡氏。崇安胡氏在宋朝后逐渐衰微,后裔分布在福建、江西、湖北、湖南等地,后世有不少人在明清移民运动中迁徙入川。崇安胡氏自胡安国起,成为南宋时无与伦比的学术世家,上承程颐、程颢,下启南宋理学,开创了湖湘学派,*治上坚持抗金,反对妥协求和,“唯楚有材,于斯为盛”即发端于此。在崇安胡氏的门生弟子中,除张栻、朱熹、吕祖谦外,还有一大批有志之士、名人大家,是南宋学术乃至*治上有力的骨干精英。胡安国有胡寅、胡宏、胡宁3个儿子,他们承袭父学,都是湖湘学派的得力干将。胡安国的诸多孙子和族侄,都是湖湘学派的著名学者。

(胡藩画像)

华林胡氏一世祖胡城的5个儿子分衍到各地,发展成为华林胡氏历史上著名的五宗。即胡姓史上著名的晋陵胡氏。到了南宋末期,晋陵胡氏仍然没有衰落,出现了胡宿的第八世孙胡应炎父子兄弟同赴国难的悲壮场面。

(3)庐陵胡氏

在江西旴江河畔的吉安市(古称庐陵,汉朝为庐陵郡,唐朝为吉州,宋朝置吉州庐陵郡军事,包括今江西吉安市、吉水县、新干县、太和县、永新县、遂川县等地),从五代以来,生活着一支胡氏家族,被称为庐陵胡氏,又被称为旴江胡氏。

到宋朝时,庐陵胡氏涌现出胡铨、胡衍、胡文可、胡文静等人,使得声名大振,一直延续到元、明、清,名人辈出,繁播四方,成为江西一大望族。南宋宰相周必大曾说:“江西多名士,吉(州)为冠。自吉(州)言之,庐陵胡氏为大族是也。群从数百,多通经,工文章,守礼典。”庐陵胡氏在科举上更是相继承递,“秋榜殆无虚榜,它姓莫敢争衡。”在庐陵胡氏中,最为有名的是值夏胡这一宗派。据明朝大才子解缙撰写的《旴江胡氏族谱序》中说,胡公霸后来为宋朝效力,被追赠为庐陵郡开国侯,被奉为庐陵值夏胡氏始迁祖。在宋朝,庐陵胡氏除值夏胡、南城胡、禾溪胡3个宗派外,还有其他支派的胡氏家族,涌现出了屡建军功的胡晃,断案分明的胡安道,直谏勇言的胡梦昱,刚直不阿的胡梦虎,忠于职守、鞠躬尽瘁的胡国宝等名人。

据胡氏族谱记载,胡公贞从南唐*权转仕宋朝后,出任吉州太和县知县,所以把家定居在太和县南城镇,其后裔被称为南城胡,胡公贞被奉为始迁祖。禾溪胡奉胡公阳为始迁祖。胡公阳在迁居禾溪不久后,又迁居到离禾溪不远的黄漕,所以其后裔又被称为黄漕胡氏。

(4)明经胡氏

从唐末五代起,徽州就是胡氏的聚居地,多支宗派形成多个望族,涌现出大量名人。宋徽宗宣和3年,在平息方腊起义后,歙州被改名为徽州,辖“一府六县”(徽州府、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婺源,府治在今歙县徽城镇)。除元末曾一度改名兴安府外,直到辛亥革命后废府留县的年间,徽州的名称前后沿用了年,所辖区域六县也没有变动。如今,歙县、黟县、休宁、祁门4个县属于安徽黄山市,绩溪县属于安徽宣城市,婺源县属于江西上饶市。明经胡氏,是徽州的一大望族,从宋朝到近代,无论是在学术上还是商业上,涌现出了大量奇才,成为胡氏中一支不能不

1
查看完整版本: 胡氏各支派分布,看看您属于哪个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