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身披红色马甲的志愿者
他们是全副武装的医护工作人员
他们是疫情防控卡点的“守门人”
……
连日来一个个奋战在抗疫一线的身影
不断走进人们的视线
他们本是普通人
投身抗疫一线
却用各自的方式
演绎着不平凡的故事
防疫一线闪耀“志愿红”
4月11日,新干县
发布“关于招募抗疫志愿服务者的倡议书”
进行了集中隔离点工作志愿者招募
4月14日
短短三天时间
第一批抗疫志愿者
已经通过紧急培训、集合上岗
退伍不褪色,巾帼勇出行。穿着枣红色短袖的姑娘叫洪雨欣,年出生的她,是一名四川武警特战部队退役的女兵,在接到紧急招募集中隔离点志愿者的通知后,第一时间报了名。
洪雨欣说:“我报名之前就考虑清楚了,也得到家人的支持。我们新干这边的防疫工作很到位,去集中隔离点做抗疫志愿者,我们接受了岗前培训,也学会了基本的防护措施,了解了注意事项,自己也会配合好医护人员,不会给组织添乱。”
来到隔离点后,她承担起了隔离点志愿服务、后勤保障工作。上岗后,她迅速转变角色,向已进驻的城南社区派驻隔离点防疫工作人员吴震刚学习做好生活物资整理、垃圾分类,并辅助配合医务人员做好防疫、清洁等工作。
隔离点里分清洁区、隔离区。在隔离区,工作人员必须全副武装,身穿防护服、戴护目镜、N95口罩,每天日常测温、采核酸,给隔离人员送三餐,收集隔离人员的生活垃圾等等工作,楼上楼下跑,还得应对一些老人、小孩或特殊人群的特殊需求。
在新干宾馆隔离点,记者还见到县卫健委医政股股长皮志敏。他所在的医政股负责疫情医疗救治、隔离点设置、医院和隔离点院感管理、隔离点医务人员和志愿者调配,医院医疗资源筹备等工作。这段时间,他每天都要到各个隔离点跑,尽力地做好这些集中隔离点的医务人员和志愿者的“后勤保姆”。
皮志敏他说:“目前我们全县有十个隔离点,隔离点工作人员组成主要是医护人员、社区人员、公安民警还有志愿者。因为前期疫情防控形势比较严峻,各个隔离点都是满负荷运转。因为天气炎热,在隔离区穿着防护服工作强度太大,所以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助力防疫。”
全副武装的“大白”
在西苑大酒店集中隔离点,界埠镇卫生院党支部副书记吴自强自3月17日进入隔离点驻守,快接近1个月没回家了。这已经是他第三个年头进入隔离点了。年入党的他,至今已有14年党龄。
编辑搜图
界埠镇作为新干县的西大门,临近南安高速路口,西苑宾馆作为最近的酒店,24个房间经常被就近安排得满满当当。
编辑搜图
在西苑宾馆,这里的防疫工作人员有3位医护人员和1位公安民警。他们每天负责核酸送检、排查登记、后勤保障、送餐服务、清洁打扫。当接收的管控人员到的时候,总是最忙的时候。作为负责组长,吴自强一直坚守在岗位上,从来到隔离点工作至今,连续二十多天,他从未睡过一个整觉。
吴自强说:“隔离点的日子,对我而言就是一堂最生动的党性教育课。我们会以实际行动筑起人民生命健康的有力屏障,做好一名医护人员的职责,守护好大家,圆满完成任务。”
医院至今派到各个集中隔离点有四名医生,五名护士。进驻隔离点之后,她们立马进入工作状态,除了开展医学观察监测、核酸采样、环境采样、数据统计报表上报外,还承担着所有隔离人员突发性的身体异常处理、健康宣教、生活服务及场所消杀等工作。这些看似简单机械的工作,却需要付出无比坚定的耐心与毅力,还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
为了照顾好每一位隔离人员,她们做好了24小时为隔离人员提供服务的准备,从核酸采样到样本登记转运,从每日健康监测到异常反应处理,各项工作都要认真细致,过程中不但要具备专业知识,更要充满热情和温度。
医院应急办主任驻新干宾馆隔离点责任组长黄华群说:“我们采核酸的时候,隔离人员会问一些生活的小物件,比如没带指甲剪,需要护发素等等。我们做完采酸工作以后,就会帮忙联系,有现成的就及时给他们送过去。这里的老人、孩子,我们也会为他们提供一些个体化的服务,消除他们的不安和烦躁。”
编辑搜图
采核酸、量体温、消毒登记、健康观察、为隔离点的人员进行心理安抚……除了给这里的人员提供医疗保障的同时,这群医务人员也充当着“隐形客服”的角色,很多琐碎的事务,也需要她们去提供帮助。
天一亮,医院医疗美容科护士张雅秋就开始了在新干宾馆集中隔离点的防疫工作。她不仅要为隔离人员做核酸采样、健康监测这些常规工作,还成为了隔离人员的药品“采购员”。当隔离人员有用药需求时,她会仔细记下,然后托隔离点其他工作人员帮忙购买。
编辑搜图
采购完成后,张雅秋还要一一核对,将药品分装好,再送到隔离人员手中。工作流程、事项安排……她一遍遍梳理,只为了让同伴轻松点,让隔离人员得到好服务。每次收到的一句“谢谢!”“辛苦啦!”,也让他们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隔离点的故事有很多,张雅秋说最难忘的是,她接收负责的一个从南昌返干的隔离人员,在隔离期间收到了妻子病危通知书。因为情况紧急,所以他一直希望能见老婆最后一面。秉着对患者及家属的人文关怀,医院ICU电话了解了他妻子病情并向指挥部汇报情况。在指挥部的批准、医护人员的帮助下,他与老婆见了最后一面。
医院医疗美容科驻新干宾馆隔离点护士张雅秋说:“隔离期间,我们在隔离点的医务人员不仅要尽心尽责做好防疫工作,还要给隔离人员更多的心理疏导、人文关怀。比如在防控政策许可的范围内,我们给隔离人员见病危的妻子最后一面、送过世的父亲最后一程,唱首生日歌、送碗长寿面,让隔离人员感受到家的温暖,身心舒畅渡过隔离期。”防疫卡点的“守门人”
在新干东高铁站出站口,有这样一群可爱的“守门人”,他们不分昼夜、不畏风雨,在防疫守卡工作岗位上,有序地为旅客检查健康码和行程码,查验核酸证明,筑牢“防疫墙”。
针对从中高风险地区返回的乘客,新干东站在出站口还设立了抗原核酸检测点。身穿防护服的医务工作人员要时刻提醒出站的中高风险区群众配合工作人员进行核酸抗原检测。
“来,头往后仰,嘴张开,发出啊~的声音!放轻松,很快就好了!”看似简单的语言,现场的核酸采集人员却要每天重复上千次,呼吸变成水雾模糊了她们的防护口罩,汗水浸透了她们的衣服,口罩勒花了她们的脸颊。
正是有了这些“守门人”的默默付出和努力坚守,才成就了核酸检测最高达份的日测量!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
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感谢默默在一线付出的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