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平发布消息:交通是城市的动脉,是未来发展的命脉。我区以破解“出行难”这一突出民生问题为抓手,着力补齐交通基础设施短板,加快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切实搭上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这趟快车,以交通大发展构筑城市发展大格局、推动城市能级得到大提升。
打造多层次轨道交通样板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
长三角交通一体化,最基础的就是轨道交通一体化。长三角要在现有基础上进行轨道交通一体化建设,除了完善已有的高铁网络外,还将加快推进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
6月20日下午2点,历经4年建设,临平至海宁城际铁路正式建成通车!自此,临平也真正成为高铁、城铁、地铁“三铁”交汇的交通枢纽。如今,在临平的高铁站可以实现“三铁”的同站无缝换乘。这条城际轨道的飞驰而出,让海宁与临平的时空距离瞬间拉近,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越加强劲。同日,作为杭海城际铁路起始站所在地的高铁临平北广场也正式宣布启用,大大方便了往来乘客停车、换乘。
7月10日,杭州地铁1号线临平段调整为9号线独立运营。本次调整是9号线北段和南段贯通运行调试的前提,为后续全线开通打下基础。全线贯通后,临平市民及沿线乘客可通过9号线直达钱江新城。未来,9号线将与多条地铁线路换乘。此外,计划年通车的地铁3号线一期及北延段工程也在火热建设中。
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路网人们出行进入“读分时代”
年以来,面临“后峰会,前亚运”的历史机遇,我区抢抓先机,着力推进了一批内通外联的交通基础设施重大项目。
年12月31日,迎宾大道北延隧道全线通车。打通了穿越临平山的重要障碍,也让临平副城城市框架和格局进一步开放和包容。
作为年亚运会配套建设项目,如今,沪杭高速临平段改建工程已进入攻坚期,力争在今年11月实现主线高架通车,整体工程预计在年杭州亚运会前全部完工。“原有的沪杭高速(临平段)是路基形式,使得南侧和北侧两个区块的地面道路没法完全贯通。”工程相关负责人说:“改成高架之后也是梳理城市的交通脉络,使得整个发展更加协调。”
年,是临平快速路元年,“三路一环”快速路是一张连接临平与外界并通达内部的“新干线网”。“三路一环”之后,正在推进的东西向快速通道及“三路一环”二期工程更将使临平搭上交通发展快车道。
贯穿余杭区、临平区两区经济走廊“大动脉”的东西向快速路工程,自年9月开工以来,如今已进入扫尾阶段,预计于7月底正式通车。预计到年,我区内联外通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路网将最终形成,结合城市轨道交通网和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临平人的出行将进入“读分速度”的崭新时代。
东西向快速路效果图
构建干支结合的高效航道网助力临平打造水上“大动脉”
经过2年多的建设,目前,运河二通道的护岸工程已建设一级墙身超总量的60%;沟通钱塘江的控制性工程——八堡船闸完成了主体工程的70%以上……为实现运河二通道在亚运会前建成试通航的目标,我区交通部门正以“奋斗者”姿态,全力配合推进运河二通道建设。
项目全长26.4公里,其中临平区境内全长15.3公里,穿越运河、东湖、临平、南苑、乔司五个街道。这条新通道的建成,将再一次沟通运河和钱塘江,串起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助力临平打造全新的水上“大动脉”和沿河产业带。
航道效果图
作为杭州东北的门户区,临平区通过持之以恒的补短板、增长板,当前,已基本建成布局完善、结构合理、能力充分、衔接高效的交通运输网络,交通运输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并全力发挥交通区位优越的特有优势,聚力融入杭州“都市圈”,为临平全力打造长三角跨市域同城化发展示范区,构建“数智临平·品质城区”提供坚强的交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