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干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干县打好改革组合拳实现财政加速跑 [复制链接]

1#

begin-->

年以来,新干县财政局以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为契机,全面推行“零基预算”改革和支出标准体系建设,深入探索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持续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财政服务保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一是打破“老规矩”,全面推行“零基预算”。坚持从实际需要出发,打破基数概念和预算支出固化格局,以零为基点统筹编审部门年度预算,进一步提升了预算安排的公平性、合理性和规范性。一是统筹各方资金。按照综合预算的原则,将财政拨款、事业收入、事业单位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上年结转结余资金和其他收入等按规定全部纳入部门预算;加大“两本”预算的统筹力度,从政府性基金调入资金弥补一般公共预算收支缺口;加大清理盘活力度,对结余结转资金一律按规定收回,并与年度预算安排挂钩。二是建立支出标准。在年部门预算编制中,根据单位工作任务和全县财力状况制定了公用经费、小车经费、政法经费等预算支出标准体系。三是推行绩效管理。树立“花钱必问效”的理念,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绩效目标未设定或审核未通过的项目支出,不安排支出预算;重大项目开展事前绩效评估,评价结果作为申请预算必要条件,确保财政资金提质增效。

二是搭建“直通车”,深入探索普惠金融。紧扣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总布局,坚持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强调夯实基础与重点创新并举,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一方面,夯牢建设基础。制定了新干县普惠金融改革工作要点和三年行动计划,成立了领导小组;建成高标准普惠金融服务站3家,年内实现辖区内行政村全覆盖,基本实现基础金融需求不出村(社区);创新开展了“党建+普惠金融服务”工作,明确的党建+普惠金融服务“”工作要点被全市推广,并向该县个行政村(社区)派驻了66名金融助理。另一方面,做活融资担保。截止11月底,全县存款余额.75亿元,较年初增加18.92亿元;贷款余额.97亿元,较年初增加30.99亿元,存贷比81.78%;“财园信贷通”放贷6.4亿元,惠及企业户;“财政惠农信贷通”放贷1.05亿元,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户;“科贷通”累计发放6笔共计万元贷款;倒贷资金累计为46户企业放贷2.59亿元。同时,创新金融服务。针对新干箱包、盐化、生猪养殖等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的融资需求,积极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创新推出“动产数字贷”“箱包贷”“农地抵押贷”、生猪价格“保险+期货”、“乡村振兴贷”等专项信贷产品,有力纾解了不同群体的融资困难;组织召开政银企融资对接会,与22家企业对接签约,累计签约金额8.99亿元;与13个乡镇开展银村对接,推进金融服务与特色金融产品下乡,累计授信户次共万元。

三是送出“大礼包”,持续落实减税降费。坚持服务靠前,充分贯彻落实年延续实施和新出台减税降费政策,促进营商环境优化,提高市场主体获得感。1-11月,全县新增减税降费4.79亿元。一方面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减税降费和收支预算管理工作协调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强化协同配合,增强做好预算收支工作的主动性、有效性;财政、税务等部门加强沟通配合,进一步完善财政收入预期管理机制;坚持上下联动,注重信息共享,扎实提升财政收支预算管理能力。同时,加强了宣传解读。另一方面,创新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综合运用传统媒体、政务新媒体等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政策宣传,及时回应社会关切;5月份,会同税务、工信等部门开展了惠企政策“进园区、进企业”宣传活动,并举办了新干县年企业减税降费政策宣讲班,为企业答疑解惑,辅导宣传,帮助企业知晓政策、用足用好政策。此外,抓好监控分析。继续加强对财政运行情况的动态监控,做好财政收支运行情况分析,密切跟踪减税降费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和“三保”情况;加强财政收支形势和债务风险分析预判,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有针对性地提早制定预案。(廖武来、钟熙)

end-->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