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初期怎么治疗 https://m.39.net/pf/a_4549564.html你好,年,我是“复兴号”动车组总体主任设计师付善强。你肯定想象不到,十年后的年,从北京到上海,坐火车最快只需要4小时18分。
——付善强
年10月22日,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第一次访问日本,乘坐时速公里、有着银色子弹头车头的日本“光号”新干线。这一年,全世界只有两条高速铁路,都在日本。坐在全世界第一列高铁中,小平同志说:“我就感觉到快,有催人跑的意思,我们现在正合适坐这样的车。”
邓小平乘坐日本新干线
上世纪八十年代,作为中国经济发展大动脉的铁路,只有区区5万公里。而当时的中国还在使用蒸汽线路,时速仅有40公里,还不如现在一台电动摩托车的速度快,高级一点的电力机车只有不到台。
时光荏苒,年9月22日,G1次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驶出北京南站,距离小平同志第一次坐上日本新干线,中间是将近四十年的期盼。
电影《人在囧途》的背景是中国人都非常熟悉的春运,电影里主人公从石家庄到长沙,不但一票难求,连上车都是问题。好不容易挤上了车,至少10个小时以上,才能完成一次普通的省际旅行。
《人在囧途》剧照
在电影《人在囧途》上映两年后的年,全球运营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京广高铁全线开通运营,全长公里。这时,主人公要是再从石家庄回长沙,只需要四个半小时了。从十小时到四个半小时的变化,折射出我国高铁追赶国际先进水平的速度。
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复兴号”动车组总体主任设计师付善强介绍:“中国高铁发展概括起来总共是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主探索,第二阶段是引进消化,第三阶段是自主创新,第四阶段是分化创新。4年是一个节点,这一年我们开始引进;自主创新就是以系列动车组的开发为代表的;分化创新阶段就是以复兴号动车组成功研制为代表,前后历经十几年的时间。4年以后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中国幅员辽阔,气候、地理条件差异大,在“引进消化”阶段虽然引进了4种型号的动车组,但是到中国后都或多或少出现了水土不服、环境适应性差等一系列问题。
谈到追赶国际先进水平所要克服的巨大困难,付善强深有体会:“我们用十几年的时间走过了别人几十年走过的路,我们的时间实际上是白加黑的,成功背后的艰辛很多。车上几千个监测点,每天几十个T的数据去分析,筛选出有用的规律和数据,也是一个很繁琐的过程。所有实验必须全部符合要求,很多标准都严于国际标准。”
高铁快速发展的背后,是几代铁路人咬紧牙关、攻坚克难、从无到有,共同创造了一个高铁中国梦。
坐上高铁去北京
徐子崴;金美儿-坐上高铁去北京
坐上了高铁去北京
一路都是美丽风景
我不由自主的伴着歌声
眺望我的锦绣前程
坐上了高铁去北京
去圆我的中国梦
……
坐上高铁去北京,在年之前,还只是一个美丽的梦想。随着年中国第一辆高铁——京津城际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规划中“八横八纵”的高铁网络一步一步在实现。
年12月3日,在京沪高铁枣庄到蚌埠试验段,CRHAL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创造了时速.1公里的世界铁路运营第一速度。
年12月1日,中国首条、也是世界第一条新建高寒地区高速铁路,哈尔滨——大连高铁投入运营。
年12月26日,兰新高铁全线贯通,全长公里。是世界上一次性建成通车里程最长的高铁,也是首条穿越沙漠大风区的高铁。
改革开放40年来,国家在科技创新和重大基础设施工程中的投入持续加大,高铁的发展和铁路网的建设如火如荼。从北国冰雪风光到南国绚丽风情,从西部辽阔边疆到东部沿海河畔,高铁的触角日益伸进我们生活的每一片土地,切实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点滴日常。
年夏天,一条视频在网络上爆红:一位在中国旅行的瑞典小伙,乘坐京沪高铁时录了一段9分钟的视频。视频中,他把硬币立在时速公里的高铁车窗窗沿,硬币稳稳站立长达近9分钟不倒,甚至在即将到站减速时依旧立得相当稳,直到列车将要进站需要变换轨道时,硬币才倒下。
点击上图,进入